|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 t& _9 \& I# F* }( I5 d
2 P* w$ G7 f; t N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
9 i& u0 N5 j6 m- t. g4 @
. P$ S2 z* T- `( z' V8 {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
8 }, D5 o* T( [' E" | |8 } 2 { w1 O f+ }9 J. U% E3 T4 ^
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m( X+ R, [- d# N8 b3 x" d' s; C
: | K5 [8 q" _1 H. u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m$ u1 \ e/ b* V% `0 T
$ q- K8 J2 r; n' F5 W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 5 m6 s9 i1 O0 c7 {, J
, j- [0 [7 \ t1 A! v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 i. Q, [) Q# A
t$ v9 r" H1 r( n9 N我小时候练书法写这首诗比较多,所以至今都记得。 4 X( B5 F7 c7 n9 i$ V _: z
* d2 E) I$ t, w- D C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 e) {% J. h, Q& V. n
" f Y3 z; ^4 q R' B/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
* R8 b2 H, L9 k0 F& q" f( c
5 ~0 _$ r3 ^ U" m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
0 a/ w+ _9 p' i
. y6 X, e1 e6 \8 W+ m1 N/ j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 O4 Q3 u& T% g* a) J
8 z" N" Q0 N) \4 ?) A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 |/ V$ ~/ @$ y4 l0 y
4 r" K+ X. o- ?6 u$ V; Q7 H1 M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楼体是1981年10月开工,1985年6月落成黄鹤楼重修工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