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野云闲鹤

[驴光掠影] 金秋北国,天地大美;今古人文,气象万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也设立了显大槐树移民先祖之神主牌位
nEO_IMG_DSC_02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祭祖堂侧观
nEO_IMG_DSC_02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0-12-17 23:05 编辑
. _+ e* ^3 R, X. @  c2 P1 M
; }6 U) x+ Z5 p5 G  B从祭祖堂往右走,穿过两个庭院,来到了著名的大槐树旁(原树已亡,此为仿制品)6 j- ?* ^' X" Q6 e
多少年来,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古槐后裔寻根祭祖、探本溯源的圣地。
1 `* g# h; j! T. c3 l1 S8 F

, q0 w6 p1 G6 s9 F" S% u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 |6 C0 }1 A& ], M( V+ @
nEO_IMG_DSC_0215.jpg
nEO_IMG_DSC_02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0-12-17 23:37 编辑 3 c3 R6 A0 J8 d5 [9 i9 T6 A7 l5 C
: X9 F7 j5 w( a6 f7 v% V
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XX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nEO_IMG_DSC_02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初从XX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0-12-17 23:29 编辑
. s" Y$ P+ [; k$ O1 h1 }
7 N! W* ^' H7 K) x明代大槐树已衰亡,这是它遗留的原千年槐根。
nEO_IMG_DSC_0230.jpg
nEO_IMG_DSC_02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由第一代大槐树的后裔——第代大槐树
nEO_IMG_DSC_0242.jpg
nEO_IMG_DSC_02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代大槐树 的部分树干也已枯死,现用铁架箍撑着。
nEO_IMG_DSC_02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代大槐树
nEO_IMG_DSC_024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5-8-10 23:54 , Processed in 0.0904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