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野云闲鹤

[驴光掠影] 金秋北国,天地大美;今古人文,气象万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 g$ r! f$ R: E4 a3 P) j

8 B+ F  t  E$ U1 g* W
重建冯翊屏障% j- A6 i) B, d9 S: o
  通过恢复植被和造林增加降雨的例子也很多。

' n  O" z8 V' l( N  非洲的苏丹萨赫勒(Sahel)地区,处于撒哈拉沙漠到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19681973年,这一地区发生严重的持续干旱和沙漠化,25万居民和数十万牲畜因缺乏食物和饮用水而死亡。科学家认为,灾难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高强度超载放牧,使当地草原植被遭到巨大破坏,出现大面积的裸地,造成生物冰核大量减少,失去了成云降雨的条件。灾难发生后,居民和牲畜大批死亡和迁徙,人为的干扰活动基本停止,以后数年中当地植被得以恢复,降雨量又随之增加了。5 q5 I. l* W7 `* J) i
  黄龙山位于我国陕西省北部黄龙、洛川两县境内,属半湿润气候地区,总面积114129公顷,属于天然次生林区。历史上的黄龙山森林茂密,汉代时,享有首都长安城的冯翊屏障之美誉。以后由于屯垦和战乱破坏,森林不断减少。到1937年只剩天然林7.2万公顷,年均降雨量为400500毫米,最低时仅为200毫米左右。50年代后,当地林业部门努力再造森林,1957年到80年代中期恢复到91367.4公顷,到1997年已恢复到144129公顷。森林面积的大面积增加,使降雨量发生明显变化,从60年代到90年代,年均降雨量达611.8毫米,比3040年代上升了100200毫米。而与林区相邻的各县均为少林县,年均降雨量均为500多毫米。: u  j0 v3 K6 v
" N4 |+ q6 m1 z9 ^5 Q
云雨岂无意,嫁与种树郎,正是这种情景的生动写照。
发表于 2010-12-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6 @( b: R% g/ v5 l% n0 o) ?
* ^& c7 K1 N* \6 c8 a) A# [
好一个“云雨岂无意,嫁与种树郎”!
3 m7 e/ X+ C* g, z 6 |0 J) n5 }2 w
真真受教了!3 p: f8 F/ l, j. [" u( y/ v

- t0 h. w0 F- s. e+ i! J" o4 w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0-12-9 22:57 编辑
! n) f; B; m2 W
: c3 Q' f9 `- r% O: K3 s# T十二、黄帝陵与伟人7 O3 {7 Y+ w7 @8 o7 K& ?1 N

1 w; P7 j) N' D) {1 Z) {来到黄帝陵,眼前宏大的陵园分明告诉我们,黄帝非同常人。7 ?7 [, R$ n9 Z4 G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因而号称天下第一陵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
nEO_IMG_DSC_01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一以南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的桥山之上,桥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
nEO_IMG_DSC_013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轩辕庙前轩辕桥下及其左右水面为印池,占地约300余亩。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陵之轩辕庙
nEO_IMG_DSC_01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0-12-9 21:01 编辑
9 Y, Q* O% \7 @' L$ v$ f' t8 n* H5 J
入庙院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轩辕手植柏。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此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中围6米,上围2米,遒枝苍劲,柏叶青翠。
nEO_IMG_DSC_0143.jpg
nEO_IMG_DSC_01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陵园的很多古柏都吊着营养液袋
nEO_IMG_DSC_0146.jpg
nEO_IMG_DSC_01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枝叶茂盛的“汉武挂甲柏”
nEO_IMG_DSC_01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0-12-9 20:51 编辑
$ i; K5 G" d( R6 s
1 \9 q1 I) r; ?7 N; i在通向供奉黄帝的正殿的纪念亭内陈列有中国近现代领袖人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的题词碑

孙中山题词碑

孙中山题词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5-8-5 20:21 , Processed in 0.0808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