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8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地表反射率,就是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陆地和海洋对阳光都有一定的反射能力,即把一部分光能反射到大气层内。影响地表反射率的因素很多,太阳高低角度、天空状况和地表性状等,都会对地表反射率产生影响,其中以地表性状即地表的粗糙度、色度、湿度大小、深浅最为重要。观测数据表明,灌木丛的反射率,要比森林高;田野和草原的反射率,要比灌木丛高;沙漠的反射率,要比田野和草原高。由此可见,森林植被的有无、高矮和疏密,对地表反射率与下不下雨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一科研成果,被科学界称为“西尼格夫红外反射论”。0 U! u; M$ G& f- ?
降雨量的高低,还与生物冰核有关。有关科研表明,森林腐烂后所形成的有机微粒,对水蒸气的成云和降雨,起到了核心的作用。生物的有机微粒,又称生物冰核,即生物发生之核,飘浮在陆地上空,当水蒸气到来之际,水蒸气即附着在生物核上,以生物核为核心形成雨滴,然后降落到地面,形成大气降雨。生物核多,则易于成云降雨。/ {( f2 e: S) i' ]* n* b5 u, w' c1 x
专家指出,今天全球的降雨量,只有全新世初期(距今7000~5000年)的1/3左右。, s" u" |: b, ^/ C# z) K4 ^& v
目前全球气候干旱化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与森林覆盖率有直接关系。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开荒种地、砍伐森林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地球上的森林在大面积消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造成气候日趋干旱。科研数据表明,数千年来的沙漠化,使地表反射率增加了4倍以上,这正是降雨量减少的原因。 |
|